【原标题】在苏外籍人士和海外华人新春寄语话期待——点赞江苏发展 看好中国未来
江苏以宜人的居住环境、优良的营商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着众多外籍人士在此工作和生活,更令众多身在海外、心系家乡的华人华侨魂牵梦绕。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全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关键之年。新年伊始,记者与部分在苏外籍人士面对面,与大洋彼岸时刻关注家乡发展的海外华人越洋连线,倾听他们对中国和江苏新发展的期待与寄语。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新年开幕,“韧性”成了高频词。2023年,世界经济复苏需要中国经济提供强大支撑,相互依存合作共赢,是在苏外企的共同心声。
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德国菲特公司是世界制药压片机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2004年落户南京成立菲特(中国)制药科技有限公司以来,始终保持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信心和在华长远发展的决心。去年7月,菲特(中国)交付了第1000台压片机,发展迈上新台阶。公司CEO安睿史说:“我们公司六成市场在国内,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市场。”
2003年,金属加工设施大规模的公司日本天田集团在连云港投资设立天田(连云港)机床工具有限公司。去年8月,该公司全新的第三工厂竣工,并于10月投产。日籍总经理榎本幸典介绍,这是天田集团目前顶级规模的工厂,融合了自动化和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将以打造国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为发展定位。
“我们正以强势投资拓展在江苏的布局,目前投资额已达224.7亿元。”爱尔集新能源(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秀龙介绍说。爱尔集新能源是韩国LG新能源公司在锂电领域投资顶级规模的制造基地。去年,爱尔集新能源的电池八工厂竣工投产,电池九工厂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计划今年下半年量产。
追加投资、扩大规模,驻苏外资企业不断迈进的发展步伐,体现了中国稳外资举措的实效和中国市场对外企的巨大吸引力。刚刚结束的江苏省两会传来消息,2022年,江苏省实际使用外资达304亿美元、增长5%左右,亮眼的数据是在苏外企充分相信中国经济韧性和江苏发展前景的最好说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白准确地提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虽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江苏多个城市组织企业组团包机前往欧洲、日本等参展、开展商务洽谈。看到新闻,维亚尼(盐城)贸易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保罗·奥塔维亚尼感叹:“事实上,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江苏作为中国开放的前沿,永远值得相信!”
上个月初,保罗时隔三年回到家乡意大利,不仅联络走访了不少当地企业和商界人士,还计划邀请江苏企业赴意大利参加行业展会。“相信通过交流互访,双方一定能建立起信任,到时投资合作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同样关注政策动向的还有南京医科大学尼泊尔籍外教尼光明。尼光明始终致力于促进江苏和尼泊尔及其他几个国家的友好交往,为巩固扩大江苏“朋友圈”、增强江苏对外交流贡献力量。这些年,他积极为尼泊尔和江苏的大学、医院牵线,促进他们在联合学位、短期交流等方面的友好合作。
2022年是中国与希腊建交50周年。希腊华文媒体《中希时报》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在当地引起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总编辑汪鹏来自江苏南京,2005年参与创办《中希时报》,目前这份报纸与网站已成为当地最大的中希双语全媒体平台。“这些年,世界看到了发展稳进的中国,也看到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心怀天下的气度。”汪鹏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家乡江苏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江苏与希腊开展多领域合作交流。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慢慢地加强,侨胞可以在更多层面热情参加祖国建设,为中外民间交流搭桥。”澳大利亚悉尼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王然说。王然回到家乡,成为徐州工程学院金融学院的特聘外教,希望把国外先进的金融科技、创新理念和技术引至国内,加速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科学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深度融入中国发展,与第二故乡的发展相互成就。淮阴工学院英国籍教授艾米尔·莫赫塔尔扎德是计算机领域的科研专家。在他的工作室里,一台大约1米高的户外清扫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们与江苏企业合作研发的机器人。”艾米尔介绍,工作室取得的这些成绩,离不开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团队的科研成果能回馈社会,也让大家非常欣慰。艾米尔把感受到的支持转化为人才培养的热情,这些年来,他指导的学生在多个高水平赛事中获得奖项,发明专利达到11项。
随着南京街头的烟火气越来越浓,安睿史相信,中国将迎来新一波投资高潮,届时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对外资的吸引力也会促进彰显。郑秀龙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逐步提升员工幸福感,更希望自己能在南京工作10年以上,为江苏的发展、为公司的发展培育更多人才。天田(连云港)机床工具有限公司将迎来投资连云港的第20年,榎本幸典期待着连云港能开通更多日本航线,便利往返中日的客商和在连日本人,也让更多人享受到开放的中国和江苏带来的机遇。保罗希望趁着休假的最后十几天时间,多拜访一些客户。尼光明计划着在新学期逐步推动学校和学生间的国际交流,继续为国内外教育实践合作双赢尽一份力。(沈峥嵘 朱娜 刘浏 卫鑫 吴昌红 蒋楚嫣)
新年伊始,记者与部分在苏外籍人士面对面,与大洋彼岸时刻关注家乡发展的海外华人越洋连线,倾听他们对中国和江苏新发展的期待与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