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根据《南方日报》《经济观察报》等媒体的报道,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之子刘某阳在2015年发明了一项专利,名叫“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识别和检测装置”。这个专利可厉害了,它可以每时每刻测量雾霾气体的成分和含量,携带十分方便,能够适用于快速的环境检验测试。凭借这项专利,刘某阳获得了无数的省级,甚至国家级奖项,并且最终凭借这些亮眼的奖项,被合肥的重点中学一六八中学录取。
乍一看,这就是属于典型的虎父无犬子,天才少年的传奇故事。但是随着媒体的深挖,人们惊奇地发现刘某阳的爸爸,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在三年前就带领手下的博士生团队发明了一种“便携式多组份气体紫外现场分析仪”。这个专利根据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官网介绍,它是国家“863计划”的环境技术领域的重点研究项目。而刘院长的这个专利和他儿子的专利无论是在原理上、设备外观上几乎都完全一样,于是舆论一下子就引爆了。
抛开这样一些问题不论,我单纯来科普一下这个设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我们大家都知道白色光其实是各种红蓝绿光混合形成的。如果一束白色光射入红色玻璃,这束光最终会变成红光。这主要是因为白光当中的蓝绿光被红玻璃吸收了,白光最终就显现出红色。
当一束白光射进一些物质时,这束光可能会被吸收。而到底吸收什么波段的光,就和这个物质的性质有关系。因此,通过观察这束光被吸收的波段,我们就能够适用于鉴定这个物质的成分。与此同时,这个光减弱的幅度和物质的浓度也是有关系的。物质的含量越高,那么光被吸收得就越多,因而我们就可以通过光减弱的幅度,来推算出物质的浓度是多少。
听起来原理并不复杂,但要把这个原理设计成具体的便携设备,那就同时涉及到光学器件、精密电路等多方面的知识,难度相当巨大。
同时,人还关注到,刘某阳在2018年期间,还发明了一套“酒驾安全激光快速筛查系统”,并获得了全国青少年创新成果竞赛三等奖、十六届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市长奖。这套设备的原理和上述原理也很类似,也是根据酒精对于光的吸收来判断是不是真的存在酒精,以及酒精的量有多少。当然,这项发明也和刘建国之前的专利、研究论文高度相似。
目前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已经发表相关声明,他们已开始针对他们的院长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