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1-27 16:21:28 | 作者: 产品中心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能源供应问题,能源短缺或能源供不应求的现象时有发生,局部电荒、煤荒、油荒和气荒等问题偶有发生,客观上对经济发展构成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冲击,也影响了民生保障。
众所周知,能源问题事关国计民生,能源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尤其事关国家经济和社会安全,能源短缺问题能说是中国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解决的顽症之一。
目前,西方国家经济地位下降,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全球能源地理政治学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动辄挥舞能源制裁大棒,威胁其他几个国家能源安全,这是如今和未来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
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兴经济大国,中国必须格外的重视能源安全问题,这是确保中国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是一个有些无奈但又无法回避的大问题。
从中国能源消费增长趋势及国际能源的政治、经济和市场环境分析,为了有效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避免受制于人,中国能源供应一定要坚持立足国内。
解决能源短缺或供求失衡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中国还将面临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需要国家各级政府和能源有关部门一起努力,争取尽快实现国家能源独立,避免过度受制于人。
从能源安全角度来思考,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立足国内才是最重要之举,必须以国内能源的稳定增长,保证能源的稳定供应,促进能源事业发展。
实施立足国内战略,核心是要将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中,必须实现多元能源供应,不断强化能源供给能力建设,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持续提高能源自给率。
在国际能源形势日益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中国需要缓解国际市场传导冲击,稳定国内能源价格,以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与满足民生需求。
在未来长期能源发展和转型过程中,能源安全问题始终伴随其中,中国一定要坚持立足国内,将国内供应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主渠道,牢牢掌握能源安全主动权。
自1992年开始,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便超过了能源生产总量,能源产小于消的状态一直持续至今,国内供需缺口慢慢的变大,能源紧张状况自然不可避免。
中国必须充分的发挥国内资源、技术、装备和人才优势,加强国内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逐渐完备能源替代和储备应急体系,着力增强能源供应能力。
为了能够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和高质量,需要对能源采取量入为出的对策,必须对能源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优化配置。
所谓能源量入为出,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根据流入的能源或者说能够正常的使用的能源的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以期尽可能合理的分配,使最根本的能源需求得到满足。
在能源配置期间,要统筹能源来源、能源转换及节能环保等因素,结合灵活性更好的政策和措施进行引导,从国家的最高利益出发,把有限的能源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
为了做到量入为出,中国能源必须加强综合开发和利用,增强国内能源在整个能源供应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提升国家能源保障的本质安全。
首先,中国必须立足国内的化石能源资源,加大国内化石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发现能源资源是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最关键和最有效的方式。
从过去历史来看,中国一直重视化石能源勘探开发,虽然一些区域勘探开发程度已经比较充分,但是还有不少偏远的、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勘探开发力度不够,需要持续加大新区的勘探开发力度,比如西部和海上区域仍然具备极其重大潜力。
其次,中国必须加快能源转型,尽快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形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
可以预见,一旦新型能源体系得以构建,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高度依赖国外油气市场的能源结构得以完善,能源安全问题有望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在未来长期发展中,中国需要将能源的入与出充分地协调,使两者之间相互匹配,如此才能得到更优秀地保障能源安全。
优化能源结构,是中国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是顺应国际能源形势和应对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必然选择。
能源多元融合发展,是中国未来几十年能源发展的基调,但是并不代表各种能源无差异化的齐头并进,而是主次分明,有进有退,优化发展。
在能源多元融合发展中,根据能源安全形势和轻重缓急,一直在优化能源结构,将是中国未来能源转型过程中的主旋律,这一点毋庸置疑,没有一点悬念。
当前,中国正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经济结构正在加速调整,由以往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结构加速向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碳排放脱钩,切实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在能源结构优化中,中国正在根据真实的情况,逐渐降低化石能源能源在消耗中的比重,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这是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禀赋,目前已开发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1/10,丰富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资源潜力构成了能源结构优化的坚实基础。
在能源转型背景下,中国将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结合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平、能源资源禀赋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实际,因地制宜,统筹安排。
中国必须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比重,大力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发展优质、高效、清洁的天然气产业,全力发展非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大幅度提高低碳无碳能源在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
目前,中国化石能源整体状况是富煤、贫油、少气,非化石能源资源潜力和资源禀赋巨大,不同能源在能源产量中比重差距较大,其中煤炭占比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是一个有着非常明显特征的生产结构。
可以说,中国优化和调整能源生产结构至关重要,需要在能源生产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结合不同能源的真实的情况将各种能源的产出结构可以进行优化。
中国必须重点推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将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主攻方向,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明显问题是煤炭消费比重过大,必须立足国情,从长期可持续发展着眼,逐步调整降低煤炭比重,削减环境污染、碳排放和生态破坏,实现能源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中国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当前低碳经济和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推动能源多元化发展、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加大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新能源的替代比率慢慢的变成了中国能源结构战略的主导思路,但是在能源转型过渡期内,化石能源的地位不容小觑。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后备储量潜力大,在煤炭开发和利用技术方面拥有优势,很早就在中国确立了基础能源地位。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结构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具体而言,中国煤炭消费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石油消费总体呈现相对平稳的态势,天然气消费呈现逐渐提升的趋势,非化石能源消费呈现迅速增加的势头。
然而,整体而言,中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然过高,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优化结构迫在眉睫。
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来说,中国煤炭资源和储量比较丰富,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一直处在第一贡献者的地位,历史和现实地位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但未来能源转型过程中,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格局难以快速发生改变,而是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比重逐渐降低。
中国一定要按照统筹规划、多元发展的原则,在加强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同时,必须持续坚持煤炭高效清洁化开发利用的基本政策。
与此同时,中国也必须逐渐降低煤炭比重,在能源转型过程实现煤炭的有序退出,让更多的非化石能源逐渐取代煤炭的传统主导地位。
能源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也是促进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工业粮食,在推进煤炭替代过程中,必须确保能源安全。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国必须推进煤炭科学替代,但是这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要结合现实情况,从实际出发,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煤炭替代过程,急于求成肯定不可以。
在推进煤炭替代过程中,中国需要调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洁净煤技术,不断降低终端能源消费中直接消费煤炭的比重,逐步调整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持续减少煤炭消费,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加速去煤化进程。
目前,尽管中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但是受到资源禀赋和能源储量限制,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依然过高,而且非化石能源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引起的局部性或周期性紧缺风险也逐步凸显,因此中国确实不可以忽视煤炭作为压舱石的保供地位。
中国目前正在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地发展时期,预计能源需求还将增长,煤炭保供还将面临压力,煤炭生产区域与煤炭消费区域存在失衡,一定要通过途径多元化和运行高效化来提升煤炭资源和煤电配置能力。
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中国必须充分的发挥好煤炭的兜底作用和煤电的支撑性、调节性电源作用,推进煤炭安全智能绿色开发利用、煤电机组减污降碳改造及灵活性改造,科学设计煤电与新能源发电协同互补新模式,以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支持新能源大基地、大规模开发利用,保证能源系统供应侧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相对于煤炭而言,石油和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的碳排放较少一些,因此在能源转型过渡期中的退出应该慢于煤炭,但是也必须持续坚持非化石能源对油气资源的替代发展,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推进油气替代转型。
在今后较长时期,中国还将继续坚持油气增储上产政策不动摇,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力度,发现更多的油气储量,稳定油气生产,降低油气对外进口依存度。
在油气领域,中国将在全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替代的同时,全力发展非常规油气,包括页岩油气、致密油气与煤层气等,切实稳定油气资源的供应保障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必须加快油气转型步伐,优化油气产业链,调整产业体系和产品结构,改变传统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向化工和氢能等产业转型。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的提升倚仗的是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的较为粗放的发展方式,这样的形式不仅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且导致非常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已经对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中国制定双碳目标,宣告了绿色低碳发展的策略的决心和雄心,标志着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发展模式开始落幕,新的发展范式逐渐兴起,将创造中国式的能源现代化模式,为中国和世界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繁荣。
在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中国必须要最大限度地考虑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气候、生态和环境的承载力,中国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积极促进能源与气候、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在发展中实现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在非化石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技术已很成熟,非化石能源产业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能源转型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且今后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
从能源保障和可持续发展两方面考量,中国必须积极建立低碳、绿色、清洁和多元化能源体系,通过政策、法规方面的引导与支持绿色低碳的非化石能源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走出一条低碳绿色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也就是由传统的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走向低碳、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在未来能源转型中,中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大力开发非化石能源,尤其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以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建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导的新型能源体系和稳定、洁净、经济、安全的能源产业体系体系。
从资源角度来看,中国非化石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很大,而且新能源科学技术创新已经逐步取得了突破,未来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能源多元融合发展,关键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要把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的重大举措,最终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
在非化石能源发展中,中国要进一步提高对水能的利用效率,以安全高效为前提把核能作为重要的补充,更加有效地利用风能,加快太阳能的多元化利用,把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以加以利用的能源都纳入进来,推动中国能源转型提速。
随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核能、氢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费比例的提高,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也必将发生根本的转变,能源多元融合发展的策略目标必将实现,最终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能源转型实现协调发展。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积极发展电力,建立经济、高效、稳定的电力供应和消费体系,是保证国民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
中国一定要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持续优化电源结构,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推进终端能源电气化进程,2050年电气化率有望达到50%以上。
未来中国需要在一直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同时,推动终端能源消费革命,一直在优化终端能源消费结构。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是新能源,而新能源的主要利用方式是电力消费,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
从趋势上来看,中国应该要统筹规划大机组、大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控制煤电规模,全力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大规模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提高电力供给能力、替代程度和利用水平。
综合考虑资源、技术、气候、生态、环境和市场等因素,优化发展煤电,建设大型煤电基地,鼓励发展坑口电站,重点发展大型高效环保机组,积极发展热电联产,加快淘汰落后火电机组。
从电力发展长期趋势来看,中国煤电终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发展非煤电力将成为必然选择,中国将继续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全力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持续优化电力来源结构。
1.加强区域和输配电网络建设,继续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实行节能调度,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实行电力统一规划和调度,建立健全电力安全应急体系,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努力提高电力利用效率。
2.持续推动城乡电气化发展,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拓宽电力消费领域,优先使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大幅度提高城镇终端电气化水平,实施终端用能清洁电能替代,大力推进城镇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加快制造设备电气化改造,开创面向未来的城乡电力消费的新时代。
3.不断提高交通电气化水平,提高铁路电气化率,加快建设交通充电、换电等基础设施,完善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技术标准,加快电动汽车替代燃料汽车的进程。
4.淘汰煤炭在建筑终端的直接燃烧,鼓励利用可再生电力实现建筑供热(冷)、 炊事、热水,逐步普及太阳能发电与建筑一体化。
5.切实提升农村电力普遍服务水平,完善配电网建设及电力接入设施、农业生产配套供电设施,缩小城乡生活用电差距。
6.推进农业生产电气化,实施光伏扶贫工程,结合农村实际,全力发展光伏、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等,推进用能形态转型,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7.加速推动电气化与信息化深层次地融合,全方面提升终端能源消费智能化水平,发展智慧能源城市,推广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交通和智能物流等。
总编辑:李光荣副总编:韩一凡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