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还没有人将其放在心上,但自从去年开始,国内车企包括比亚迪、北汽极狐、长城蜂巢、广汽埃安、东风岚图、小鹏汽车也开始预告了基于800V架构的产品,颇有“山雨欲来”之势。
现如今,慢慢的变多的欧美车企 也开始意识到800V平台架构所带来的优势。根据外媒AUTONEWS报道,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一致认为,快充的800V平台架构具有优势。那么,这个所谓的800V平台架构,到底是什么?
800V架构是“换一种思路解决续航焦虑”的产物。根据物理公式 P(充电功率)=U(充电电压)*I(充电电流),在理想状态下,800V架构下的充电时间,相比目前主流的400V架构可节约一半的时间。
我们都知道,新能源车型当下发展的困局无非是充电难和充电慢两个问题。充电难问题是需要结合配套充电设施,在各方协同下达成最终目的。但充电慢问题,车企却可以想办法自行解决。而解决的思路大致是两种,其一是将电池包做大,让上限变高,随之而来的便是成本上涨、整车质量上涨以及危险系数上涨;其二便是减少充电时间,让充电速度变得更快,800V平台架构就是类似的解决办法。
以保时捷为例,Taycan提供400V直流快充、800V直流快充。在22.5分钟内能从5%充到80%的电量,而刚开始时无法直接进行上限功率充电,电量达到40%左右时才能上限功率充电,充电功率达到350kW的时候30分钟可以冲满。
尽管这个充电速度和加油速度还是没得比,但就现阶段对比市面上的其余新能源车型而言,还是很有大的竞争优势。顺带一提的是,小鹏汽车和广汽埃安都在去年提出了“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口号,更夸张的还有岚图汽车打出了“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旗号。如果这些都能真正量产实现,那么新能源车型和传统燃油车型之间的差距将急剧缩小。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很多车企瞄准了800V平台架构,目前虽然还未有量产车型出现,但他们却都将量产的时间节点放在了今年,因此说2022年是800V平台架构元年都不为过。有零部件供应商表示,到2030年左右,800V平台架构将成为主导技术,尤其是随着现代 E-GMP和大众汽车集团PPE(后面统一成SSP平台)等慢慢的变多的专用纯电动平台出现。
但无可否认的是,目前800V平台架构确实难以普及。比如在欧洲,典型的房屋使用380V充电基础设施,这些充电设施显然比电动车出现的时间更早。最早的电动车基于当时的充电设施进行开发,显然用不上800V架构,这是便利性和惯例上带来的不便。其次,虽然800V高压平台在技术上并不困难,但落地却是一大系统工程,上至半导体元器件、电池模组安全性提升,下至车、桩、充电网络的联动升级,当前仍面临许多问题。
在800V高压平台下,系统部件的耐压等级也要提升到800V,相应采用的元器件及相关材料的耐压等级都要提升至800V以上。比如对于锂电池来说,过高的充电电压以及电流都可能会导致电池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引发着火、爆炸等问题。同时,目前几乎所有充电桩不能适配800V平台。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你买了一台800V架构的电动车,但实际充电速度达不到预期,这就得要求市面上拥有大量的新装的充电桩,同时适配400V和800V。但这一点其实非常致命,经过多年的努力充电桩数量好不容易有些起色,800V平台架构的到来看似有所起色,却几乎将充电桩之前的努力全部报废。
从400V升级到800V平台是硬件改造,不是OTA能轻松实现的。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当下购买到的新能源车型,在未来将可能没办法适配800V平台架构的性能及充电桩。因此如果你当下有购买新能源车型的需求,个人的意见是不妨等一等,年内就会有相关的800V平台架构新车上市,不妨看看到底是啥状况再决定也不迟。(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024年第15周,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已出炉。忽然有些沉默的余承东让笔者近期忘记了问界M7的存在,在忽然想到这个变化的同时就与同行们聊了起来,一部分同行也有相同的感觉;看来问界M7